
《米奇17號》影評|奉俊昊聯手羅拔柏迪臣精彩劇情,幽默探討生命價值議題
韓國國寶級導演奉俊昊,由《殺人回憶》、《韓流怪嚇》,一直紅到荷里活帶來《上流寄生族》,並得到全球觀眾的喜愛。新作《米奇17號》同樣是荷里活英語電影,他亦終於能在英語作中渾灑自如,加上最佳選角羅拔柏迪臣(Robert Pattinson),將幽默、諷刺、誇張、科幻、哲學等元素融會貫通。雖說這都難以跟「神作」《上流寄生族》媲美,但作為一齣有趣同時又有意思的娛樂電影,已足夠滿足觀眾。

社畜「米奇」無限復活做厭惡工作,卻遇上外星級危機
《米奇17號》是奉俊昊進軍荷里活第 3 部的英語電影,打破了韓國本年度的最佳開畫票房紀錄,亦在影評網爛番茄上拿下 89% 好評。故事講述主角米奇(羅拔柏迪臣 飾)與好友 Timo(Steven Yuen 飾)在地球欠下巨債,因此要逃到殖民星尼福爾海姆星,一邊打工一邊避債。

而米奇更傻頭傻腦地,加入了「消耗工」的厭惡工作,總之他就負責進行所有厭惡又危險的工作,只要死去,人體打印機就會將他重新打印,並上載他之前的思想。所以他要不停地死去又復活地打工。但他都有小確幸的時刻,就是他在殖民星船上遇上愛人 Nasha(娜奧美艾奇 飾),即使有多辛苦,仍有另一半支持陪伴。

好景不常,在政治人物領袖 Marshall(麥克雷法路 飾)的統治下,下了一個蠢笨的決定,就是要消滅尼福爾海姆星原居生物詭獸。但原來詭獸是高智慧生物,報復全因孩子被 Marshall 捉走。結果米奇成為了解決兩者問題的中間人,同時間又因為程序錯誤,發現本體 17 號以外,18 號亦被製造了出來。兩個米奇面對眼前兩者相爭,他又如何化解危機?

幽默探討生命價值,貫徹奉俊昊小人物挑戰體制思想
奉俊昊的作品一向充滿幽默感,而透過幽默感,再巧妙道出他的主題思想,是讓觀眾深深愛上他的原因。《米奇17號》亦一樣,完全是一齣黑色喜劇,一開的設定已充滿喜感,但其實觀眾也感到米奇的遭遇十分可憐。它本質上亦是對複製人作出探究,又想像如果世上真的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又哪個才值得生存?

不單是透過米奇,電影也透過特權份子 Marshall,及原居生物詭獸,去比對哪個才更有「價值」。雖然透過對白講得直白,但角色提醒了大家,詭獸才是原居者,人類是侵襲他們的外星人、壞份子。所以人類不會比詭獸有價值,生命的價值應該是人人平等,這個思想亦是導演想帶出的重點。

奉俊昊的作品多以小人物挑戰體制特權,由《韓流怪嚇》、《末世列車》到《上流寄生族》,以至到今次《米奇17號》,同樣是最被看不起、最低下階層的人,要消滅上流社會帶來的不公。米奇是個全無特長的社畜,偏偏意外與詭獸成為「朋友」而肩負上重任,讓觀眾異常有代入感,也是讓大家看得過癮的原因。

羅拔柏迪臣帥氣形毒男,形神俱備贏盡掌聲
《米奇17號》的成功除了有大腦奉俊昊,主角羅拔柏迪臣(Robert Pattinson)亦不可成缺。從《哈利波特》到《吸血新世紀》的花瓶式美男子,到近年《天能 TENET》、《蝙蝠俠》讓人改觀,羅拔柏迪臣證明自己不只得英俊外表,而是化身任何角色都能勝任的好演員。

來到《米奇17號》,其獨特的「帥氣形毒男」氣質,可謂為角色而特別設計。雖然他仍然英俊,但個性卻十分「毒」,又怕事又懦弱,只是遇上 Nasha、18 號的自己才喚起勇氣。他特別設計過聲線、姿態,讓人感到他的內向個性,而且更一人分飾兩角,兩個自己都有不同個性,一個怕事、一個暴燥,讓觀眾看得非常過癮。

不單是羅拔柏迪臣,戲中還有麥克雷法路、東妮歌莉蒂飾演一對特權夫婦,絕對誇張、瘋狂的演釋,讓電影大添喜感。當然還有演忠、奸都有說服力的 Steven Yuen,整個卡士都讓這個獨特的故事別具趣味。唯比較讓人難以投入的是女朋友娜奧美艾奇太強壯,演女神角色就有些格格不入。

奉俊昊從未失手,唯電影有前作影子
奉俊昊作為韓國國寶級導演,由本土走到荷里活,都可謂從未失手。當然,他執導韓片更有特色及深度,這點是難以否認。英語作品上,他執導的《玉子》、《末世列車》是有點失去特色,一直到回歸韓國製作的《上流寄生族》,才回歸神勇。但《米奇17號》就見到他開始適應,發揮到擅長的幽默感,可算是三部英語作品中最佳之作。

《米奇17號》質素絕對上乘,但筆者看上去,都感到有前作影子,例如詭獸外表可怕卻善良的設定就似《玉子》,諷刺上流人士荒唐態度(甚至連演釋都似)就讓人想起《末世列車》。或許可以講《米奇17號》是前兩者的進化版,更容易讓觀眾入口,雖非極創新但仍很可觀。

總結而言,在今年荷里活大作欠奉的時候,《米奇17號》絕對是鮮明又出眾的存在。它具娛樂性、讓人會心微笑、適合大眾口味,同時並不膚淺,細想之後又能領略到當中意思。加上羅拔柏迪臣的絕讚演繹,也讓電影錦上添花,讓人深深愛上。《米奇17號》絕對是觀眾值得入場的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