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9 Oct 2023
繼「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後,職場近期正掀起「安靜招聘」(Quiet Hiring)潮,所謂「安靜招聘」是企業出現職缺時,不從外招攬新血,而是以重新分配人力資源方式,鼓勵現有員工承擔自身職責以外的更多任務,又或讓合適員工跨部門轉職來補缺。國際諮詢顧問機構Gartner表示,在後疫情時期經濟尚未完全回穩的情況下,此管理策略不僅有助企業節省招聘新人的成本,並同時能激勵員工提升技能,作出跨領域新嘗試,這對僱主、僱員來說也是雙贏。

「安靜離職」潮?
Gartner的專家指出,當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或「搶人才」情況嚴重,又或公司急需在短時間內解決工作問題時,如以「安靜招聘」重新配置人力資源,不單止可發揮減省招募成本作用,並能降低職位錯配風險。因在正常情況下,公司對現有員工的背景、工作表現等理應瞭如指掌,因此「請錯人」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LinkedIn較早前發表的職場調查亦顯示,企業從內部甄選員工、遞補職缺之做法,較諸於外求新人,能成功配對合適人才的機率可高出3倍以上。

「安靜招聘」除有利於資方,對員工其實也有好處,專家指當職員接受新任務後,意味可從中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以及吸收不一樣的工作經驗,從長遠看,對於個人的職涯規劃與發展可帶來正面影響。但專家提點,推行「安靜招聘」時,企業管理層有3大事項,需多加留意,否則,「安靜招聘」分分鐘有可能演變成「安靜離職」,員工每天上班也會躺平。

1:建立無障礙溝通管道
由於「安靜招聘」往往需要員工承擔額外工作任務,因此管理層首要應做的事,是與員工有充分溝通,包括跟團隊清楚表明,企業現階段採用「安靜招聘」的原因,以及公司對新角色有甚麼期望,並加以解釋,新崗位的重要性及其價值,還有,管理機制是如何,例如今次的職務調動是屬於暫時性,還是永久性。

溝通過程的重點,是管理者宜以換位思考方式,讓團隊了解調整職務之動機是為了達致更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而非因為公司只顧本身私利,加重員工負擔。團隊一旦在企業中讓大家產生「剝削員工」、「想賺到盡」等印象的話,歸屬感和士氣必然受挫,甚至波及僱主品牌,所以保持無障礙的雙向溝通,非常重要。

2:打造更具價值的職場環境
要釋除員工對調動職務產生「出一份糧打兩份工」之類的疑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展開「安靜招聘」前,規劃好新崗位的薪酬待遇,給予員工跟職務相對稱的薪資調整。

不過,專家表示單從「錢」途着手,仍未足以吸引內部優才眼球,主動回應「安靜招聘」,LinkedIn的《職能優勢報告》(The Skills Advantage)指出,現時不少新世代員工更關注的是,能否獲得在職學習機會,為自己的工作技能增值。報告提到,若然公司不時鼓勵員工培養新職能,並且會就一些關鍵職能發展,提供培訓資源,令他們可學以致用的話,超過90%的受訪員工表示,對企業的認同感會直線上升,至於那些缺乏培訓機會或感到學非所用的員工,離職率是前者的10倍!

因此,想以「安靜招聘」吸引內部人才為公司發光發亮,除為他們的「錢」途設想,更要向員工提供學習與發展(Learning & Development)機會。從長遠的管理策略而言,培養團隊一些新的職能,讓他們與時俱進,才可創造出一個更具價值的職場環境,企業的競爭力才得以提升。

3:協助員工突破「成長極限」
曾輔導過數百間中小企的資深日本企業管理人小山昇在其叢書中提過,一個員工如果長期在同一部門工作,很容易會出現「成長極限」,導致企業追求突破的動力減慢。他認為,想避免組織內部運作疲勞,管理者可與任職同一部門滿3年的員工,作更緊密互動,透過目標設定(Goal Setting),思考一下該加重其責任,還是轉調到其他新崗位,以幫助有意轉換跑道的人才,可以不用換公司,也有機會在職涯上走一條新路。

由此可見,能善用「安靜招聘」,不僅有助內部人才橫向發展,保持在職場的價值,企業亦可解除員工倦怠對公司運作及競爭力形成的危機,讓公司繼續投入敏捷績效管理(Agile Performance Management),與團隊一起達致雙贏。
Photo Courtesy of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