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 May 2023
大眾所認定的自信心,無不關乎「夠唔夠瘦」、「靚唔靚」等身體焦慮問題,心理學家吳芷嫣(Natalie Ng)卻指出,所謂的自信心,並非單純與外形有關,低落的自我形象其實影響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少至常見的選擇困難症、不懂得拒絕人的「YES-man」、以至感情路上總是遇到渣男...建立強大的內心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但不妨 start small,從日常的小處着手,從內到外提升自信心。

Natalie分享其中一個個案,女事主因為在感情路上總是遇到渣男而受困擾來尋求協助,在面談的過程中發現,女生來自較傳統、重男輕女的家庭,她自少把「女兒是賠錢貨」聽進心裏、凡事應以弟弟的喜好為首要考量...久而久之,她的自我價值變得低落,亦慣常眨低自己,每當談戀愛時都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常以討好另一半的手段以維繫感情,在親密關係中非常不平等。Natalie 坦言:「很多人都會因為感情、事業、婚姻或情緒出現問題而看心理醫生,看似
大不同的問題,歸根究底很多時都跟自信心有關。」

缺乏自信的表現
Natalie 坦言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會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而忽略自己。因為太過在意他人的評價,很容易跌入不斷自我批評的漩渦中,亦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擔心自己與他人意見不同而不受他人喜歡,許多缺乏自信心的人即使內心有很多想法也不敢向他人表達。不僅如此,為了要獲得他人的認同,也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出現討好行為、總是迎合他人,「曾經有一個男生,他被工作壓力壓得透不過氣來,在反覆面談的過程中,發現他原來因為怕拒絕同事的要求而變得不討人喜愛,在公司當了 YES-man...」

練習建立強心臟
「缺乏自信的人時常有很多內在的負面對話,總是覺得自己不及別人好、『一定是我做錯!』等等...」Natalie 指出,思考方式跟 muscle memory 一樣,當你時常跟自己說這些負面對話,你會潛移默化地真的變得缺乏自信。「就好像小時候的 10 隻老鼠遊戲,當你心裏默念 10 次後,再問你『貓最怕甚麼動物?』你會立時想到『老鼠』一樣。」
要建立強大的內心,Natalie 稱第一步是要覺醒,「如之前所講,我們很多時被教育、傳統文化、大眾媒體所渲染的形象影響而不自知,觀察並檢視自己的慣性行為,能讓你找到不自信的源由,再從中解決問題。」自信是能透過訓練而擁有的技巧,Natalie 笑言並非輕易,卻鼓勵我們可以 start small,逐少調節、糾正錯誤的觀念。「心理學上有一個叫『感恩日記』的練習,每天花 15 分鐘學習欣賞自己、讚賞自己好的地方。」透過書寫感恩日記能引導我們每天練習正念,將思想慢慢變得正面,從而擺脫主觀想法。「有一個 client 曾經做這個練習,起初會覺得自己讚自己很嘔心、很困難,但一星期過後她跟我分享,她變得不再像往常一樣,凡事先否定自己。」

你夠自信了嗎?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感覺,看似虛無飄渺,但卻是社會學、 心理學、教育等研究領域中不可缺少的心理概念,其中有關於這類研究的最廣為應用的量表正是由 1965 年 Morris Rosenberg 編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這亦是最初用以評定青少年關於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量表。雖然量表並非百分百全面,但正如 Natalie 所言,「覺醒」自己的思考習慣及行為模式最為重要,透過這量表的 10 條提問,能引發大家思考自我肯定的內在狀態,依然有一定參考價值。以下是一些句子形容你對自己的感受,你對此是否認同?(可以「很同意」、「同意」、「不同意」及「很不同意」作考量。)
1. 總括而言,我對自己感到滿意。
2.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無一是處。
3. 我覺得自己有不少優點。
4. 我能夠把事情做到跟大部份人一樣好。
5. 我覺得自己沒有甚麼值得自豪的地方。
6. 有時我真的感到自己毫無用處。
7. 我認為我是個有價值的人,至少與別人不相上下。
8. 我要是能夠更尊重自己就好了。
9. 總括而言,我傾向於感到自己像一個失敗者。
10. 我抱着積極的態度面對自己。